新闻造假,被“猴耍”的是爱心和诚信 |
|
|
|
随着造假者“金泉少侠”、报道者郑小红等相继发表了“道歉声明”,深圳“女孩跪地给老人喂饭”的造假事件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金泉少侠”是何许人?翻开他的造假成绩单,可谓“硕果累累”:2008年,他在广州宏城广场策划制造“养妻资格证书”;2009年,为了炒作重庆一则个人广告,他策划了“河南3.6亿巨奖得主侄子广州招募万名老乡回家庆祝”的“新闻”;2010年,他为某书商造势,搞了个“小月月”雷人上海行的直播;2011年,他炮制了母亲抱着患眼癌的女婴跪地爬行以获得“广州富家公子”捐款承诺的轰动事件…… 在百度百科里,“金泉少侠”被描述为“自2009年至今,策划多起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受到中央电视台、全国部分(省级/市级)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广泛报道”;“从最开始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山寨电视台新闻采访的麦克风,到现在拿着CCTV新闻采访的麦克风……有一些杂志刊登金泉少侠做封面,那年轻帅气的形象,成为越来越多的学习策划学生的崇拜偶像”。 金泉少侠自称越来越能摸清网民和媒体喜欢什么东西,“超出他们见识的,让人可恨的都很好”。他的秘笈很简单:寻找能触动人们冲动与感动神经的元素。 对这样一个造假“达人”,媒体人为何仍然乐于配合,甚至连一个著名通讯社的分社副社长都轻易成为他的二度传播者?郑小红在“致歉声明”中称:“在当下的中国,传播社会正能量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这如果不是文过饰非,也反映了一些媒体人观念先行的传播理念,且为了配合“正能量”而饥不择食。 美国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谣言传播过程的试验,根据试验,社会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受试者会压缩或填充内容,以此来获得更加完美的‘格式塔’——一个更完美、更简洁、更有意义的闭合结构。”也就是说,有人为了给“意义”填充内容而不惜造假信假。但给“意义”填充内容只是表象,其本质却是缘于媒体人担心错过新闻、渴望轰动效应的心理疼痛。 正是看到了媒体和读者的这种饥渴,那些想通过制造轰动事件来博取名利的人,自然成为向媒体量身定做轰动“新闻”的供应商。这造就了“有史以来大众自我表现欲最大规模的爆发”,连媒体本身都成了“行为艺术家”。 有了媒体的默契合作,“金泉少侠”曾自鸣得意地写了篇文章,题目叫《看看我怎么策划“小月月”事件来把网民当猴子耍》。这应验了美国著名媒体人安德鲁·基恩的名言:在业余作者的狂欢时代,“不是专家的统治,而是傻瓜的专政。”现在,被不断“当猴子耍”的不仅是网民和读者,更是那本来就脆弱的爱心和诚信。(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