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机构官网 > 新闻中心 > 诚信榜 > 正文
用诚信换贷款 “信用村镇”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作者: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日期:2013/8/12 10:28:21 人气:
  容县罗江镇三岸村去年揭牌成为“信用村”,村民利用“信用村”名誉贷款,得到很多优惠。

    近日,容县农村信用社传来喜讯:新添石寨镇石城村、杨梅镇四荖村、灵山镇六肥村、容西镇思传村、杨村镇鱼产村5个“信用村”。至此,容县农村信用社已经创建了22个“信用村”,1个“信用镇”。

    据了解,容县农村信用社对“信用村镇”客户开通信贷绿色通道,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的授信管理方式,单户最高信用贷款可达5万元,简化了贷款手续,解决了农户融资缺乏抵押物的问题。据统计,容县农村信用社共为“信用村镇”客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540万元,受益群众25万人,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何谓“信用村镇”?

    在容县的“信用村镇”,农民凭着一本“信用证”便可以畅通无阻地随时到农信社取到贷款。如今,“信用村”、“信用镇”已经深入当地农民的心中。

    所谓“信用村镇”,是一种由农信社、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互相合作,共建“四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农信社提供支农贷款,当地政府监督指导,农民自愿参加,按“调查—评定—授信—放贷”这一程序,对一些信用好、有经营能力的村民发放小额信贷。

    为确保“信用村镇”户户都守信,年年都守信,容县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年检、评级的“杠杆作用”,根据信用户的信用记录、财产状况、资金需求等情况对农户信用等级进行相应调整,对信誉好、经营活、积极还贷的,张榜公布表扬,并授予“信用模范户”锦旗,充分弘扬守信光荣的风尚;对极个别不讲诚信的客户,坚决采取措施,加以制约。

    “激励+制约”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小额农贷按月结息、到期收回。目前,所有信用户都能在季末25日至30日主动上门偿还小额信用贷款利息或本金,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能保持高效益、低风险和零损失的记录。

    “信用贷款靠信用,不讲信用不可贷,哪家人门风好,到了哪里都受人尊重。”容县农村信用社主任谢伟军说。因此,“信用村镇”村民也积极找到信贷员,按评定标准对照自己,积极参与信用评定。

    “信用村镇”农户贷款受益多

    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四项信贷优惠服务是“信用村镇”惠农的四大特点,深受农户青睐。

    7月26日,记者来到容县罗江镇三岸村,村支书梁栋周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找他买猪和饲料的。梁栋周经营着一家饲料店,还是周边村镇有名的猪贩,成为信用社在三岸村的联络员后,他切实享受到了“信用村”带来的好处。

    今年,村里的猪农养猪都没赚到钱,梁栋周的饲料难以销售出去,资金周转也出现困难。后来他想到三岸村是容县农村信用社的“信用村”,而自己又是信用社在村里的联络员,于是他凭着自己的信用度,在罗江信用社贷款20万元,饲料的资金周转难题很快得到了缓解。

    “村里还有很多村民在信用社贷款的,我们农民是实在人,不懂计算太多,哪家银行可以少付利息,减少自己的生产成本,我们就去哪里贷款。”梁栋周还说,凭着“信用村”的名誉贷款,不仅资金得到周转,而且手续便捷简单,不用抵押,利息也少了很多。罗江镇信用社副主任给梁栋周算了一笔账,他贷款20万元一年的利息,比其他非“信用村”贷款的利息足足少了近3000元,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诚信效益。

    “信用村镇”建设实现多赢发展

    “信用村镇”建设在容县全面铺开已有6年多了,总体效果如何?容县农信社理事长易伟志将其总结为实现了地方、信用社和农民发展的“三赢”。

    “信用”贷款是联系农民的一条最好金融纽带,在放贷的同时也吸引来存款,促进了信用社自身的发展。去年,容县农业总产值高达39.8亿元,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增长15%;农信社存款余额45.5亿元,贷款余额29.98亿元,分别增长26.17%和21.04%。

    易伟志说,对农民而言,通过公开的,由镇、村两级监督而领取的《小额信用贷款证》,按额定的最高贷款量可随时多次反复使用,基本解决了家庭式农业生产急用的资金,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从地方及政府看,“信用村镇”解决了农民融资难题,促进了生产协调发展,为“三农”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