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文精神 构建社会诚信 |
|
|
|
诚信缺失,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诚信问题,反复强调“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且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做讲诚信的表率,为此,中央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一系列制度规范即将建立与完善,必将有力推进社会诚信。但构建社会诚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首先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即通过培养人文精神来构建社会诚信。 记得有专家断言,一个人的人文知识面越宽,其思维领域就越广,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强。姑且不论断言是否偏颇,但人文精神素养直接关系到人的素质和整个社会诚信,恐怕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人的素质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度就会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守信也就是社会诚信就会成为必然。 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贲》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时下人们关于“人文”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二是“文”。前者是关于“人”与“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或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具备的知识。中国文化强调人之为人的内修与礼乐仪文等外在文化形式的统一,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或“文”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但作为“文”的方面得到更多强调的时候,“人文”被等同于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文史哲等文科教育或这方面的知识,而“人”的方面则更强调的是“人”的理念、“理想人性”,“崇高德性”等价值取向的形而上东西,而这种形而上的高尚理性正是构建社会诚信的最基本要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术界曾经开展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实际上针对的是当时市场经济大潮下出现的功利主义泛滥、高尚理想泯灭、人性不古而展开的,要求弘扬的不仅仅是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人之为人的理想境界,所抨击的是当时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而这种失落正是社会诚信问题的根源。 当今中国社会七十岁以下的人,都是解放以后培养出来的,而我们建国以后几十年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体系,基本沿用原苏联老大哥的模式。高中就开始文理科分设,教学内容重理轻文,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对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古代文化精髓了解甚少,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教育的角度讲存在先天不足的事实。而这种不足自然会对社会诚信带来极大的影响。有人把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比较冤枉。其实人文精神的缺失,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因此,构建社会诚信,使高尚的社会情操成为全社会的理想目标和社会心理向往,才是治本之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令人头疼是因为其危害性和难于根治性,而之所以难于根治,在一定层面上是由于没有将人文精神的道义评价与科学的理性判断很好地结合起来。或者说,社会的人文精神所崇尚的,与科学理性的理想人性相脱节了。更通俗地讲,很多人所追求的恰恰是科学理性所反对的。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长大后最大的理想成了“当贪官”,“钱”和“权”成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很难完全摆脱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也就是说“堵”不是唯一的办法,更多的应该是“疏”和“导”,而这种疏和导,更重要的是靠人文教化来激发人性中利他和自身超越的一面。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没有精神家园的人起码是低级趣味的人,没有精神追求的社会,财富最后都会花费到畸形消费上去。目前我国的消极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人文精神”的缺失。近年来查处的贪官,从他们的口中和行为都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能创造精神生活,丧失了精神家园的人,贪污腐败、穷奢极欲什么事不能干呢?人文精神还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决不是消极被动的。优秀的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一旦成为广大群众所自觉接受和掌握,就会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没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的社会,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即使一时取得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残缺的或畸形的发展,而且最终难以可持续。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缺乏对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穷得只剩下钱”,必定会演变成吸毒赌博成风,卖淫嫖娼成性,贪污腐败横行,社会民不聊生,这能叫现代化吗?我想这种现代化是反人性的、谁也不愿意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