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激发志愿服务发展 |
|
|
|
来自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统计显示: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已接近368万人,参与志愿服务正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未来,北京市将逐步把志愿服务记录纳入公民信用记录,以激励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12月6日《北京日报》)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随着理念方式的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的不断多变,激励举措的不断完善,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志愿服务精神也更加深入人心。在大型赛事、应急救援、扶贫帮困、社区服务等领域,志愿者的身影处处可见。但即使如此,当前公民的志愿意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公民信用记录为引力,激发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源泉,无疑是一创新之举,也必将会成为志愿服务激励举措创新发展的新潮流。 志愿服务与公民信用挂钩,为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今社会,信用记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信用报告相当于“经济身份证”,个人过往信用行为势必会影响未来的经济活动。因此,维护自身良好信用记录就变得尤为重要。将志愿服务记录纳入公民信用记录,以信用记录激励志愿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志愿者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为志愿服务的长久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人力。 志愿服务与公民信用挂钩,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落到实处。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批大爱无私的先进人物和志愿者们,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文明风气越来越好。但同时也不乏有些人打着志愿公益的幌子谋取着商业利益。一旦将志愿服务记录与信用记录相结合,在激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让更多居心叵测之人望而却步。志愿服务和信用携手同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行”胜于“言”,激励志愿者们用无私的精神将“大爱”奉献到底、将善行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 志愿服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安身立命之本。以公民信用记录激励志愿服务发展,一方面为维护个人信用提供了良好的提升平台,有助于公民培养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继承和发扬恪守诚信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促进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潮流,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倡导文明,引领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