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保姆纵火案看雇主与保姆:少谈些感情 多谈些职业 |
|
|
|
新闻背景: 杭州保姆纵火案的舆论还在持续发酵中,保姆业的乱象是矛头的焦点。事情经过是,6月22日清晨,杭州某高档小区发生火灾,导致一位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不幸殒命。警方经缜密侦查,认定是一起人为放火刑事案件。保姆莫某晶因涉嫌放火罪已被方依法刑事拘留。 请到一个好保姆,靠什么? 基本还是靠碰运气。 目前状态是,中介只管介绍,有健康证,身份证就行,至于人品如何,能力如何,雇主既不知情,恐怕中介也不知情。反过来,保姆只身到别人家里,吃住一体,雇主家人品如何,脾性如何,保姆同样不知情。 拿着7500元月薪;雇主对她甚好还借10万元助其买房,双方无深仇积怨,找不到明显的作案动机,听起来像“农夫与蛇”的故事。媒体们把这个案件归结为希区柯克式作案,即在正常人的经验化逻辑中支撑不起作案必要性。简言之,就是作案人是单纯的没人性,人格有缺陷。 作案保姆的心理和人格问题只是这起刑事案件的一个调查方向,此案涉及的家政服务业的管理乱象和从业人员的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无疑是这起案件更宏观的探讨点和未来治理和管理的方向。 家政服务员,特别是护理老人和孩子的保姆,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临时监护人的职责,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品性和诚信的要求跟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高。提高家政服务业从业者的诚信准入门槛,应该成为家政行业的特殊刚需。 说穿了,保姆不过是一份职业而已 雇主与保姆的关系本质上就是雇佣关系。保姆本就不是家人,硬要把他们当成家人,有没有问过保姆本人是怎么想的?在我看来,只要雇主尊重保姆,给予与其劳动相匹配的待遇,即便生活上保持一定距离,绝不是“看不起”保姆,反而是将其看做一份与白领、司机等无异的普通职业,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和尊重。我以为,欢迎这种相处方式的保姆或许也不在少数。 是有必要对家政行业进行有效规范了。一是应提高家政行业准入门槛,让管理混乱,对雇主不负责任的企业退出市场。二是应强化对保姆的背景审查,这样的审查不仅仅是看一下身份证和健康证了事,更应注重品行、道德、前科、信用方面的调查,将有犯罪前科,有赌博、酗酒、吸毒恶习或其他信用污点和行为劣迹者拒之门外。要知道,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要是有相关前科或者重大交通违法行为,就不得从事该行业。对品行要求更高的家政行业,有什么理由对从业人员放任不管呢? 少谈一些人情,多谈一些职业 在电子商务时代,保姆信用体系,甚至雇主的信用体系建立并不困难。理想的状态,保姆经家政公司的职前培训上岗,在公司领工资,接受公司化管理,雇主只与公司明确双方权责。 用白纸黑字的合法合同来约束雇佣双方的责任义务,不正是专业化的题中之义吗?如此让双方都得个清爽自在,对这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也许也是更好的选择。 杭州纵火案的真相细节随着调查的深入,肯定会逐层披露。但这起悲剧投射出的行业弊端、人性课题,以及更深层次的阶层分化和对立,更值得深思和反省。 微言大义: @娜娜的爱_3:每看一次,心就疼一次,况且只是作为陌生人的我们。 @我像个摄影师:自从杭州保姆纵火案,在挑选家政方面,大家需要小心谨慎一点。 @跑的比那黑人还快:目光都在保姆身上,其实很多环节有一个做得好都没事了。 编后语: 杭州保姆纵火案注定要被人们谈论很久,四个美丽的生命就此逝去,令人痛心。随着放开二胎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家政业需求旺盛。雇主和保姆之间如何保持正常的界限也值得思考,对此,不妨把保姆视作一个普通职业,多谈合同,少谈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