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教鞭三年后,25岁的刘芳又重新执起教鞭,只是任教的学校从河南换到了天津,如今她再次萌生去意;考上公务员前,27岁的李小明辗转更换过两次工作,但他却说:“跳槽这件事,我是很慎重的”;大学毕业后,22岁的张牧野一年内跳槽三次,尝试了四份工作……(11月17日《工人日报》)
从思想根源上来分析,笔者以为,员工跳槽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成熟理智型的,他们大多拥有为自己谋求更好职位、更高收入与更快发展的一技之长作为资本。另一种是盲目冲动型的,他们大多是职场新人。他们的频繁跳槽更多的不是因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谋求更好职位和更高发展的条件与资本,而是源自于内心对所处行业、岗位、环境、待遇以及人文等的种种不满。
而且,依笔者之浅见,许多喜欢跳槽的职场新人可能都忽略甚至忘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重要现实,即,跳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忘记了跳槽“成本”,便极有可能让跳槽变成一种对生命的过度支出与浪费,并极有可能会给你未来的谋职带来越来越不利的严重影响。所以,职场新人跳槽,务必要事先考虑清楚,你所要支出的跳槽“成本”与你跳槽后的收益之间是否能够相得益彰。
“成本”之一是青春时光。年轻是一个人的资本,但这个资本不是一劳永固的,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受到磨损与消耗的。当你的同龄人都在利用自己的青春,为了实现自己的未来理想而努力“奠基”之时,你却在一年三次的盲目跳槽中挥霍着自己的大好年华,这岂非是一种对自己青春不负责任的损耗与浪费?
“成本”之二是职场诚信。不客气点说,如今的许多用人单位是将频繁跳槽当作一种履历“污点”来看待的。偶尔一次可能是用人单位的原因,但若是一年两次、三次这种过于频繁的跳槽经历便只能说明你的职场诚信存在问题了。试想,有哪一个用人单位会放心地招录一个把辞职当作“家常便饭”的新员工?
“成本”之三是竞争实力。如今,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找工作越来越难,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白纸一般“纯洁”的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的你还会有竞争力可言吗?除了会跳槽的“经验”与“阅历”以外,你又拥有多少毕业生所不具备的实际工作技能与经验?没有这些基础作为竞争“实力”,用人单位当然会选择相对更加放心、可靠并且没有诚信“污点”的应届毕业生。
所以,尽管作为新时代的职场新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跳槽与否,但作为一名“业内人士”,笔者还是想客观地告诫一下那些不太“安分”的职场新人一句,跳槽可以,但要适度,“朝秦暮楚”只会空耗你的青春与生命,让你的职场经历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并使你的谋职“成本”变得越来越“入不敷出”。 |